第九十四章 乔迁之喜前后

为防止/百/度/转/码/无法阅读,请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网址访问本站。

月牙之夜,李家,右侧院,正房,小屋。

破木床“咯吱咯吱”地轻轻摇动,又停住了。

“痛么?”

“嗯。”

“那先出来?”

“不要。”

继续摇动,不知过了多久,破木床忽然剧烈颤抖几下,又戛然静止。

“要拿出了。”

“再放一会儿。”

“为何?”

“早生贵子。”

屋内又陷入沉寂。

“夫君还需努力上进。”

“怎么了?”

“默算时间,才半时辰。”

“……你都晓得什么?”

“妾身特意找些书看,常有一两个时辰或者整夜的,半个时辰未免有些平庸无能,与夫君实在不匹配。譬如初刻拍案惊奇二十六卷,有一直弄了一个多时辰之语;三刻拍案惊奇第九回,有整整顽勾两个时辰之语;还有醒世恒言……”

“尽信书还不如无书!对了,推荐金瓶梅词话,文笔差一些的有肉蒲团、痴婆子传、绣榻野史,这些才是术业有专攻。”

“夫君真是博览群书,既然推荐给妾身看,但羞于求购,如今可请夫君代劳。”

“算了,身为良家女子还是不要看的好!睡觉睡觉。”

一夜无话。八月初一这天,李巡检公器私用,从巡检司叫了兵丁坐船,将自家收拾好的箱笼,连同关姨娘(关大小姐这个词令人欷歔的成为历史了)的东西,一同运到县城新宅子。又打发了李四去官舍巷子,叫金宝儿收拾东西也搬过去。

李父李母将小儿子送出家门。见李母不停抹眼泪,李父喝道:“大喜的日子,小二出去成家立业,有什么好哭的,难不成的都像老大一样守在跟前才好?又不是到外地,就算搬去县城,也是要在镇上巡检司做官,时常见得到。”

李佐不服道:“父亲这是说的哪里话?弟弟出去,我若也走,谁人为你二老送终?”

李父“啪”地拍走李佐骂道:“你就想着给老子送终么,有本事你也立业去!”

话说这乔迁之喜,不是把东西一搬就完事的。进门仪式就不提了,千万不要忘了打发人去告知亲朋好友,收点乔迁之礼。

上次李佑纳妾没有想起收礼钱教训惨重啊,这次关姨娘又不希望大张旗鼓,也是收不成了。但这乔迁之礼总不该错过。

还要一一拜访左邻右里,彼此认识认识,毕竟有句话是远亲不如近邻(别倒霉到被邻里连坐就好)。不过这不急于一时,等三两日后新家彻底整理好再去也可。

有点头疼的是,住了这更大的新宅院,花销再次猛增,仅仅每个月发下去的月钱就要高达十两了,两倍于巡检的死俸禄。想至此,李佑顿时在新家坐不住了。暗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,关绣绣已经入家门,那个赚钱想法便要尽快施行才好。

于是李巡检顾不得享受新家环境,立刻上轿去县衙谒见陈知县。

到了县衙,见知县不在。李佑便去了黄师爷公房,问老先生道:“县尊去了哪里?”

“去了县学,没甚大事,应该很快回来。”

李佑顺势坐下说:“那我便在这里等一等。”又抱怨道:“老先生真是好得很,自己受不了王同知王大人,就把他打发给我了。”

黄师爷招呼杂役上了茶,“我在县衙不得自由,哪里躲得了他。你在西水无人管束,躲藏比我方便得多。”

“我是躲了,我父亲可不躲,反而还迎着去奉承,弄得我头疼无比。老先生你……”

黄师爷顾左右而言他道:“你今日找县尊何事?”

“正为此事而来。县内无钱,我欲说服县尊由官府出面包揽西水的丝绸买卖,从中盈利,以此上缴知府。既不盘剥小民又不得罪上司,岂非两全其美?”

李佑又将那日和关绣绣商议的情况大略对黄师爷讲了讲。

黄师爷皱眉道:“这不是与民争利么?有损县尊官声,他不会答应的。你去劝他,定会被责骂。”

李佑笑道:“尽力为之。”

“还是算了罢,县尊绝对不肯拿官府去做买卖的,何必自寻苦吃。他又不是特别需要巴结知府。”

可我急需用钱!李佑说:“我替老先生扛住了王同知和赵大官人的情面,这么大的人情难道不感谢一二么?此次我去游说知县,还请你来助拳帮腔!”

说话间,陈知县回了衙,李巡检便仗着力大硬扯着黄师爷一同去拜见。

两人进了官房,陈知县见了李佑便道:“你来得甚好,今夜为卢尚书摆送行宴,你也要去。还有何事?”

这老大人要回京师了?李佑答应下来后道:“禀县尊老爷,确实有事。下官近日读史,发现本县将有大祸!”

在一旁喝茶的黄师爷噗的一声,忍不住喷出水来,差点吐到对面李佑身上。这李巡检莫不是读了几本小说家言,就学那套开门见山大话吓人的手段来游说么?这招已经很过时了。

“危言耸听!夸张其辞的诡辩之术就不要来卖弄了。”陈知县毫不留情地鄙夷道。

李佑笑着说:“县尊英明,不过确实有些心得。看前朝覆灭多起自兼并,富者田连阡陌,贫者无立锥之地,便想到本县也有此危情,下官忧心如焚,县尊不可不察也。”

你能编出点像样的段子么?这叫我如何帮你说话?就看你那表情哪有忧心如焚的样子?黄师爷边看戏边想,又庆幸没开口助他,否则岂不是一起被笑话。

陈知县自负熟知县情,并不相信,斥道:“休要再闲扯说笑了,若无它事就退下罢。”

“县尊听下官一言。”李佑赶紧说道,随后将丝织业大户吞并小户的筹谋讲了一遍。

陈知县恍然大悟道:“难怪平白送县衙五千银,商人果真无利不起早。那又如何?区区几个织机,如何能与田耕国本比较,你也太杞人忧天矣。”

李佑就等这句话,立刻夹杂私货、言辞恳切地说:“若让三大机户得逞,他们将拥有织机千张,雇工三千!这些大都为壮丁,连同家人至少五六千人,或可至七八千,超县城口数之半成也!如此人数分散各家或各乡还好,若俱都为那三家所有,且全部聚于县城一隅,堪称有财有势,尾大不掉!如遇事便是一呼百应,聚众鼓噪,到时这县中诸事,是谁人做主?”

陈知县闻言悚然沉思,黄师爷也收起看戏心情严肃起来。

如果再过几百年,政治课考试出现了李佑这些话,标准答案一定是:这说明了封建社会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……李佑就是那个被批判打倒的反面人物。